罗辉伦:张罗着大足五金的提档升级
罗辉伦(右一)向外国客商介绍大足五金产品。(受访者供图)
说起大足五金,大足人人皆知。千年历史,数十代人坚韧跋涉,品种数百,花色逾千,汇聚成如今逾20万人的庞大产业集群。中国西部五金之都、中国锻打刀剪中心,浇铸成响当当的大足金字招牌。大足五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有无数个拓荒者,罗辉伦便是其中之一。
与五金的不解之缘
大足五金的火热场景与繁荣,罗辉伦自幼耳濡目染。
19岁时,罗辉伦在国有二轻工业企业——大足县龙水工具厂参加工作,一直干到生产副厂长、董事长(总经理)。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11月,他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尽管一度彷徨,但大足五金的“热”与“火”依旧在心中绽放。
1999年12月,罗辉伦走出下岗的阴
影,利用自身优势,依靠贷款和朋友帮助,创办了“重庆市大足翔生工具厂”,开始了木工刨刀片、工具五金等产品生产。2002年,“翔生工具厂”重组为“重庆翔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翔锋公司”),此后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市场销售由国内迅速发展到东南亚10多个国家及地区。产品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欧美环保认证后,部分出口到欧美市场,成为当时大足五金重要出口企业之一。
如今,翔锋公司年生产木工刀片逾1000万套,成为国内主要木工电刨刀片制造龙头企业和重点出口企业,产品获大足“十大五金品牌”殊荣。2008年,罗辉伦当选市人大代表,2009年,罗辉伦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
当会长就应解难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沿海五金企业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大足五金暴露出市场严重萎缩的尴尬局面。
2006年秋,在重庆市科委、大足县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史无前例的“市县联动、政企互动、院企合作”的大足五金产业振兴行动,在龙水镇拉开帷幕。
在急需一个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行业组织来发动企业参与振兴的背景下,大足五金商会应运而生。2007年5月18日,罗辉伦全票当选首任会长。
“会长就是责任,就是服务。”15年来,罗辉伦一直践行着就职时的誓言。
按照大足五金产业振兴行动的统一部署,大足五金商会发动和组织行业企业1000余人次,历时3年时间参加了专家授课的金属材料、企业管理、专利申报等专业培训,先后建成了占地470亩大足五金科技园,帮助48家“作坊式”企业找到了“新家”,走上了扩产增效之路。
为拓宽大足五金市场,罗辉伦率领的大足五金商会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走出去”。在国内,哪里有大型五金展会哪里就有大足五金的身影。同时,积极参加印度、印尼、俄罗斯、尼日利亚、越南国际五金工具展,极大地推动了大足五金贸易。2021年7月参展第115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12家参展五金企业就收获现场订单逾2000万元,新增客户近1000户。
擦亮品牌再出发
要说大足五金品牌哪些最亮?罗辉伦如数家珍。
截至目前,已有“邓家刀”“金忠”“飞天”三个商标字号被认定为重庆老字号;“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大足金忠手工小刀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区级非遗名录,还有“锻打切刀”“发蓝手板锯”等10余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尽管如此,质量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制刀人过去常以“我的刀能砍一百个兔子脑壳不卷口”“能削铁如泥”“削棉花不粘丝”等语言替代“质量”,导致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且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日渐稀薄。
历经多年的竞争阵痛,大足五金人终于醒悟,行业迫切需要统一“行规”。罗辉伦认为,制订大足五金行业标准的时机成熟。
2020年,大足五金商会联合重庆市五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重点锻打刀具企业,对大足锻打刀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刀柄、刀包角、淬火宽度、抗跌落性等技术作出明确界定。
随后,钢锹、手板锯、民用剪刀3个品类的团体标准也相继出炉,大足五金商会也成为重庆市地方标准《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小五金制造企业》和全国《厨房刀具通用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之一。
“大足五金高质量发展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会一步一步继续走下去。”罗辉伦说,“当前,大足五金商会正着力推动4个团体标准全面落地,设计印制团标产品防伪标识和使用规则。”
记者 张琦通讯员杨志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