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伉俪情深只因戏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2-07 11:01:35 浏览次数: 【字体:

  张昌容在民乐苑表演。(本报资料图)

  张昌容在民乐苑表演。(本报资料图)

  张昌容接受专访。

  张昌容接受专访。

  民乐苑演出的日子,张昌容为演员化妆。

  民乐苑演出的日子,张昌容为演员化妆。

  张昌容为米粮小学的学生开“小灶”。

  张昌容为米粮小学的学生开“小灶”。

  张昌容表演《穆桂英打雁》。(本报资料图)

  张昌容表演《穆桂英打雁》。(本报资料图)


  

编者按:
  源远流长的川剧,方寸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伴随了多少人的青春岁月,又承载了多少人的往事记忆……
  川剧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是融合了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等声腔艺术而形成的传统剧种,曾是西南地区盛行一时的文化娱乐方式。
  大足川剧中高腔部分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川剧逐渐被冷落,后继乏人,传承更是陷入了困境。
  进入新世纪,大足川剧传承人张昌容、谭必举夫妇,同为传承人的女儿谭冬鸣以及她的师兄师姐们等一大批川剧人,为挚爱的川剧奉献坚守,初心不改,传承发展。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川剧锣鼓响起来》系列报道,讲述老、中、青几代人创新传承大足川剧的故事。


伉俪情深只因戏


  每个月的1号,是民乐园公益演出的重要日子。
  早上不到7点,76岁的张昌容就起床了。看着窗外的大雾,张昌容若有所思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老头儿一定会在天上看着我们演出的……”
  10岁踏上舞台岁踏上舞台,饰演《穆桂英打雁》中的女主角穆桂英,从此与川剧结缘;2020出头出头,,成为川剧团顶梁柱,迎来人生高光时刻,也遇到了冥冥中的那个他;风风雨雨几十载,张昌容、谭必举,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这对视川剧为终身挚爱的伉俪,见证了川剧的辉煌,经历了剧团的没落,物是人非,百般滋味。

相识
因戏结缘
  1945年,张昌容出生在玉龙镇一户普通人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川剧爱好者,爷爷反串,父亲能打会唱。张昌容从小耳濡目染,10岁便在川剧汇演中因饰穆桂英一角而名声大噪。当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为减轻家庭负担,年仅10岁的她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到大声剧团(原大足县川剧团)训练班学习,成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学员。
  年纪虽小,但张昌容却是团里最能吃苦的。每天凌晨5点起床,压腿、下腰、练身段……别的孩子痛得大喊大叫,唯有张昌容咬紧牙关不吱一声。
  张昌容勤学苦练,只要老师讲一遍,示范一次,她就能演得有模有样。大段的台词,只要看上一眼,她就能熟记于心……几个月下来,50多名学员只剩下10多名顺利毕业,年轻的张昌容以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剧团排戏。
  一起留下来的还有谭必举,他们在训练班学习,相互切磋。“那时候,大家都很单纯,一心只想着学戏。”同窗学习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相知
因戏生情
  张昌容在剧团排的第一场戏就是传统剧目《穆桂英打雁》,年仅10岁的她饰演主角穆桂英。因为个子不高,前辈们做了一张小方凳,她才顺利地站上舞台。
  那次演出非常成功,张昌容因此在大足川剧界一炮而红。观众喜欢,前辈们疼爱,同学们欣赏。13岁的谭必举也一样,对这个个头娇小、业务能力强的师妹格外关心。
  1958年,16岁的谭必举进入换声的青春期。一心想唱的他因为变声陷入了困境。张昌容宽慰他:“三分唱、七分打,不如试试司鼓!”
  张昌容的话,一下点亮了谭必举灰暗的世界。好学的他,决定一切归零,重新出发。
  学司鼓的同时,谭必举还偷偷写起了剧本。
  “他花一个星期写了一个大型剧本《刘文学》。”张昌容回忆,当他拿出剧本时,大家都惊呆了。
  一个星期,一个剧本,谭必举熬夜创作后,生了一场重病。
  谭必举在医院治病,剧团里排着他创作的戏,张昌容心里五味杂陈,更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师哥多了几分敬佩。
  上世纪六十年代,剧团开始排练革命样板戏,张昌容更加勤奋学习,除了观摩《海港》《龙江颂》《沙家浜》等经典样板戏,还时常揣摩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演技不断提高,更是在“江八县”成了红极一时的名角儿。
  张昌容、谭必举,一个唱、一个打鼓,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追求,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
  谭必举知道张昌容喜欢绿色,发了工资,就给她买了一个绿色的香皂盒;听到张昌容嗓子有点哑,谭必举就给她泡药茶;张昌容要排新戏,无论多晚多忙,只要她开口,谭必举一定赶来“陪练”……
  青春在排练厅里挥洒,时光在彼此的眼里停留。终于,在张昌容20岁那年岁那年,两人走到了一起。

相恋
为戏痴狂
  川剧是他们的“媒人”,剧团则见证了他们的爱情。1967年10月,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二人对事业的追求有增无减,甚至为戏放弃了心爱的孩子。
  当时剧团正在排练八个样板戏,剧团领导钦点她饰演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主角李铁梅。此时的张昌容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她和丈夫也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
  领导希望她能再考虑考虑,张昌容一下子陷入了矛盾中,一边是心爱的未出世的孩子,一边是她热爱的川剧艺术,最终她决定放弃孩子。手术做完后,她泪流满面,愧疚、自责。幸得丈夫谭必举的支持,张昌容才走出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其实,为戏付 张昌容远不止于此。
  1976年夏天,大声川剧团到重庆嘉陵厂演出,张昌容饰演《柳荫记》中的祝英台,上千名职工观看演出,此时舞台上的温度高达40多度。
  当演到祝英台为梁山伯求药的情节时,由于太过入戏,加之穿着厚厚的戏服,张昌容当场中暑晕厥。热心观众把她扶到后台,大家关切地说:“下面的戏不演了,马上去医院。”苏醒过来的张昌容强忍着,坚持将余下的戏份演完。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不仅仅是感动于梁祝的爱情,更多的是对张昌容敬业精神的肯定。此后,在嘉陵厂的七场演出场场爆满。有了观众的支持,张昌容在川剧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与张昌容在台前赢得满堂喝彩不同,谭必举总是在幕后默默付出。为了事业、为了川剧,夫妻二人常年在外奔波,四处演出。一走就是几个月,家里的孩子从小就拜托给了爷爷奶奶。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寒暑假,这样就可以到爸爸妈妈演出的城市,一家人团聚。
  舞台灯光闪耀,演员轮番上场,方寸舞台的悲欢离合,深深吸引着谭家的小女儿谭冬鸣。不知不觉中,她的“川剧梦”也悄悄发芽。

相守
一生为戏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戏曲文化越来越边缘化,川剧传承面临危机,大声剧团也宣告解散。
  剧团没了,但张昌容夫妇对川剧的热爱和追求却从未停止。
  1999年,张昌容与剧团的同事们成立了大足川剧演唱队,坚持川剧座唱演出,只为观众那声喝彩。
  那一年,谭必举57岁,张昌容54岁。他们像年轻人一样,风风火火,为川剧四处奔走。
  “最怕的就是川剧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消失了。”张昌容至今还记得那些年的坚持有多难。
  一边坚持免费演出,一边寻找人才,培养新人,但他们发现,这两件事都不容易。因为,喜欢川剧的人越来越少,想以此为生计,养活自己,养活家庭,更是难上加难。
  演出队12个人,台前台后,都是自己张罗,没有报酬,没人关注,只为心中对川剧的那份热爱!
  这份坚持终于在2014年迎来了署光。
  “听说周边一些区县成立了戏曲协会,我们就行动起来了。”张昌容的想法和丈夫不谋而合。
  夫妇二人自掏腰包,拿出2万元,作为协会的启动资金,置办行头,买桌椅板凳,同时他们写申请,打报告,向领导汇报……
  “为了节约开支,协会成立前,我们带妆的演出已经很少了。”张昌容说,大家都盼望以后能有固定的演出场地、有更多的演员、有更多的观众。
  一切都没有白费。戏剧曲艺协会成立后,区文化委在北山脚下开辟了“民乐苑”,为他们解决了表演的场地,也让以张昌容、谭必举为代表的“川剧人”找到了“根据地”,有了归属感。
  民乐苑,一个月表演两场,场场爆满。每逢演出日,许多偏远镇街的戏迷就结伴而来。
  观众们的热情激励着张昌容,但同时,她也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川剧后继乏人,十年以后谁来唱戏?
  200多人的协会,演员中最大的年近八旬,最小的也已60多岁,且都是以前川剧团解散后留下来的,大多是义务演出。
  有一次,因为一位老演员生病,无法演出,张昌容不得不连演两场,这让她感到了“无人可用”的压力。
  川剧再好,没人会唱,那不完了吗?为了改变这种困境,张昌容想到了招新人——拉女儿谭冬鸣“入伙”。
  果然,曾经科班出身的谭冬鸣没让二老失望。在谭冬鸣的帮助下,川剧开始走入校园,建立传承基地。张昌容则幕后坐镇,担任艺术总监。
  从米粮小学,到城南小学,再到万古幼儿园,在谭冬鸣以及师兄、师姐的努力下,川剧传承翻开崭新的一页。
  川剧表演,三分唱,七分打。川剧进校园搞得有声有色,谭必举也没有闲着,他招收了几个“半路出家”的徒弟。这群平均年龄超过35岁的徒弟,对川剧陌生,对司鼓更是一窍不通。谭必举就从最基础的开始,一个鼓点一个鼓点教,一个戏一个戏排。
  时间紧,任务重,但谭必举的身体每况愈下,精力大不如前。即便如此,他还是竭尽全力,把自己所学所长倾囊相授。于是,趁着精神好的时候,他一个戏一个戏演示,徒弟们用手机拍下来,各自回家练习。练熟了,又到老师家“交作业”。
  就是这样的“笨办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谭必举手把手地把这批“一穷二白”的徒弟带了出来。
  “爸爸病重的那段日子,他最放不下的就是这群徒弟。”谭冬鸣说,住院期间,他几次“偷跑”下楼,让徒弟们在住院部门口交作业。
  清脆的鼓声,吸引了许多群众,也让张昌容湿了眼眶。但她没有阻止,因为她知道,把徒弟带出来,他才会安心。
  谭必举去世前几天,家人见他精神不错,便将他接回家吃顿便饭。徒弟们闻讯赶来,孱弱的谭必举又拿出了鼓,说要再“传授几招”。
  那晚过后,谭必举就陷入了昏迷的状态。
  “就是不清醒的时候,他梦里嘀咕的都是锣鼓声。”张昌容动情地说,“真是爱川剧爱到了骨子里!”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1955年加入大声川剧团,到2021年去世,整整66年,执着的谭必举用一生的时间与热情,爱着川剧,传承着川剧。
  一对夫妻,同样的热爱,初心不改。76岁的张昌容说,她要继承丈夫的遗愿,继续在川剧的传承之路上发挥余热。本报记者毛双李东陈柯男张玮文/图


终审:陈咏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