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市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建议在大足建立中国南方石窟寺研究中心
本网讯(记者 王雨诗)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廖文丽联合多位委员带来一份集体提案——《关于支持在重庆大足建设中国南方石窟寺研究中心的建议》。提案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协调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支持在大足建立中国南方石窟寺研究中心。
提案提出,南方地区石窟寺区摩崖造像近3000处,占全国总数的51%。大足区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南方地区石窟寺在抢救保护、内涵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石窟寺数量多、分布广,存在病害类型复杂、资源配置不均、专业力量薄弱、资源挖掘不够、有效利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调研形成的《南方地区石窟寺整体保护利用面临“四不足”》专报信息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批示:“要加强南方石窟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廖文丽表示,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更是我国南方地区潮湿环境条件下石窟寺最具典型的代表。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作为大足石刻的专业保护研究机构,市文化旅游委、市委编办等11个市级部门和大足区政府联合印发《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实施方案》,被市科技局批准纳入了科研单位序列管理,在石刻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项保护工程技术措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南方石窟寺保护修缮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于2015年被认定为重庆市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基地,该中心基本建立起了潮湿环境下南方石窟寺保护科研理论与实践体系。”廖文丽说,倡导创建的以大足石刻为核心、涵盖川渝石窟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地域性学科——大足学,将大足石刻研究上升到系统与学科的高度。历时14年完成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考古报告编撰出版,成为我国石窟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为此,提案建议,结合当前南方石窟寺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可依托大足石刻研究院,在大足建设中国南方石窟寺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人才、技术和力量,发挥在南方地区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中的辐射及示范引领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