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法治宣传进万家 “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举行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1-04 11:0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网讯(记者王雨诗余杰)2021年12月30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足区法治宣传进万家新闻发布活动在区司法局举行。来自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的4位“发言人”发布我区全民反诈、“八五”普法、春雷行动、未成年人保护等有关情况,并就群众关心的法治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陈明平出席活动,并回答群众提问。
  “如果我们被骗了,报警后钱能追得回来吗?”“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挽回群众的损失,如果大家感觉上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报案!”
  活动现场,4位发言人以“你提问、我回答”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针对大家所关心的“新修订《未成人保护法》的特点”“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四个一’建设”“提高校园普法的有效性”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得到群众广泛点赞,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据了解,发言人来了”系列发布活动,是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举办的,以对话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开展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让更多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区防范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陈明平介绍,今年以来,我区面向全区大力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成立预警劝阻专职队伍,通过宣传和技术反制的手段,全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出现了明显下降。
  一是以打促防阻断诈骗链条。一方面我区三大运营商、各大银行严格落实了开卡、开户实名制,及时发现可能出租、出借、出售的账户信息,核验账户实际持有人身份,杜绝非法账户。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整治开办贩卖手机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活动,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掐断犯罪分子的黑灰产业链。
  二是技术反制减少发案。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国家反诈中心app。经过大力推广,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已有20多万人下载安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有了明显下降。同时,公安局搭建了预警劝阻专职队伍,对那些可疑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进行重点关注,只要市民接听了可疑电话后,预警劝阻的工作人员便会第一时间与市民联系,进行预警劝阻。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区开展了大水漫灌似的反诈宣传,通过自媒体、融媒体等平台发布了诈骗案件的诈骗手法以及防范知识,并在车站、商城等人群密集的区域悬挂反诈标语和反诈海报。针对高危人群,通过精准滴灌的宣传方式,以老百姓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对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

如何开展好“八五”普法工作?
  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卫介绍,12月22日,区委、区政府转发了由区委宣传部和区司法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标志着我区“八五”普法规划正式出台。
  一是抓牢重点内容开展普法。“八五”普法期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以及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抓住重点人群开展普法。“八五”普法期间,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秉持“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方针,将普法重心下沉到镇街、村(社区)。
  三是抓好重点环节开展普法。在落实执法、司法办案中开展普法的工作指引,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加强对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实现案件办理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
  四是抓紧重点形式开展普法。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普法宣传的新形式,发挥“大足司法”微信公众号、“大足融媒”官方账号等平台的作用,整合全区普法新媒体资源,推动区级新媒体普法平台与全国、全市智慧普法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普法网站和“两微一端”的点击率、阅读量,构建上下贯通、同频共振的立体普法矩阵。

我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开展情况?
  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红姿介绍,2019年1月至今,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52件78人,审结51件77人,占同期刑事案件的2.9%。受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8件44人,审结35件41人。受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3000余件,其中离婚纠纷中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案件达2500余件,抚养权纠纷、收养关系纠纷等500余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打造专业化团队。成立了少年法庭工作领导小组及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专业化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团队和家事审判团队。
  二是坚持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司法理念,创新特色审判方式。设立家事审判法庭、少年审判法庭,严格执行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合适成年人制度、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三是有序推进未成年人民事行政综合审判工作,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充分听取未成年人意愿,审慎处理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视等民事行政案件。加强与教委、妇联等部门的联动,就进一步加强家事纠纷案件化解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意见。
  四是积极推广“四个一”建设,形成法治教育整体合力。面向区内中小学校,打造“一个小公民法律课堂”;组建“一支法治教育队伍”,成立大足法院“春雷”讲师团;为法治教育活动开发“一套法治教育标准课件”;在少年审判法庭设立“一间法治教育工作室”,对本院未成年人罪犯回访帮教、未成年人被告人心理咨询、未成年人受害人达到全覆盖。

我区“莎姐”工作开展情况?
  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彭雯介绍,区检察院建立了融司法保护、犯罪预防、心理矫治、帮教挽救“四位一体”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对于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综合运用不捕不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尽可能减少羁押、监禁带来的“标签效应”,为他们回归社会预留通道。对127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到讯问时通知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到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全覆盖。持续开展不捕、不诉跟踪帮教,加大与社工组织的协作,共同进行调查、考察、教育。
  二是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坚持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性侵未成年人、严重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犯罪。细化柔性办案,积极落实“一站式”询问机制,与公安机关建立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机制,通过共同研判,细化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题纲等有效措施,确保未成年被害人避免遭受“二次伤害”。优化全面救助,委派专业心理咨询师对被害人本人或其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教,发放司法救助金,提供法律援助等。
  三是继续发挥校园预防主阵地作用。全面深化“莎姐”大普法,深入各小学、初中、高中开展法治宣讲。针对宾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监管不力等情况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3份,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围绕“双城经济圈”城市发展主题,通过异地社会调查、异地帮教等方式参与双城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