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皮蛋”带活将军村
色泽鲜艳的新鲜皮蛋。
皮蛋上美丽的松花纹。
收割茅草。
夫妻俩把调制好的料泥抬进制作间。
黄汉涛正在筛淘草木灰。
工人们正在加工鲜鸭蛋。
丁义平正在包制皮蛋。
黄汉涛正在摊晾窖存成熟的皮蛋。
丁义平正在抖音平台上直播带货。
丁义平进行皮蛋成品包装。
在拾万镇将军村,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把小小的皮蛋做成了产业扶贫项目,不仅让村民就近就业,还带动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
他们就是黄汉涛、丁义平夫妇。
黄汉涛是陕西汉中人,丁义平是大足区拾万镇福利村村民。夫妻二人原本在云南工作,但都有着浓烈的的家乡情怀,回乡创业是丁义平的梦想,黄汉涛也表示大力支持。两人几经思量,毅然决定回乡创业。经女性创业培训班一位同学引荐,丁义平结识了大足的一位皮蛋艺人,夫妻俩便拜他为师,学习皮蛋制作技术。
制作传统灰包松花皮蛋的工艺看似简单,但要做出好看又好吃的皮蛋并不容易。为节约成本,夫妻俩到村民的稻田里割剩下的稻谷桩,背着背篼上山收集松针等原料。
在等待第一批皮蛋成熟的日子里,夫妻俩焦急难熬,天天数着日子过。15天后,丁义平迫不及待地将皮蛋开壳,一看,蛋白透亮,蛋黄金黄还带着糖心,味道也不错。她喜不自胜:“我们成功了!”
2019年10月,丁义平夫妇到陕西建皮蛋生产车间,制作销售皮蛋,生意红火。2020年下半年,拾万镇征集各村的特色农产品项目,丁义平得知消息后毛遂自荐:“我们可以做皮蛋!”
拾万镇将军村曾是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村共有700多户人家,三分之二人口在外打工,常年在家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当地政府希望丁义平夫妇到将军村发展皮蛋产业,带动困难群众增收。丁义平夫妇欣然答应,果断关闭陕西的生产车间,回到将军村再创业。今年1月6日,将军村的皮蛋生产车间正式投产。
丁义平夫妇雇佣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加工皮蛋,村民们每月能挣2000元左右。随着销量增加,鸭蛋货源开始吃紧,夫妻俩决定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村民合作,免费给村民提供鸭苗,产出的鸭蛋由公司保底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当市场价低于1元时,按保底1元每枚收购。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纷纷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目前,丁义平夫妻俩还运用电商拓展销路,从2020年9月开始,他们通过重庆消费扶贫馆、西交网和抖音直播等电商平台销售皮蛋,一年总销量约40万颗、2万余盒,销售额近百万元。
“销量增加了,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丁义平说。
记者:瞿波 欧柚希 实习生:曾亦嘉 摄影报道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