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腊味香万家
黄良松(右)正在向顾客介绍产品。
黄良松制作的腊肉。
熏制,是肉类珍馐留住时间的秘密,也是人类经久不衰的饮食智慧。而腊味更是大足人不可缺少的烟火味,也是家的味道。我区传统手工腌腊食品的制作历史悠久且工艺复杂,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腊肉的制作开始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因此传统工艺需要继承和弘扬。
翻开我区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良松腌腊食品传统制作技艺”名列其中。黄良松介绍,相较于家常腊制品,他家的颜色更透亮,味道也更醇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发挥的作用。
精选上等猪肉、秘制香料腌制、选取存放3年的柏树枝、锯木面文火熏制出炕等十几道工序,全程纯手工制作,不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使腊肉能最大程度保持“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
黄良松说,制作腌腊制品是他家祖传的手艺,1840年便有了自家的腊制品销售铺面,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在传承的过程中,注重腊肉的传统风味和工艺,把独特的配方,保护、传承至今,更在质量标准上严格要求,如今产品品种多达几十种,荣获奖牌、证书无数,产品深受顾客好评和青睐。
而谈到创新,黄良松介绍说,烟熏是腌腊制品不可或缺的制作过程,也是保有传统风味的关键,但木料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为此他为腌腊制品工厂引入了烟尘净化设备,炉膛里熏制腊制品的烟,通过管道排向水池,经过过滤沉淀之后排出,能够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如今,黄良松腌腊食品销售门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在北京、成都、海口等城市共计30余家,年产值300余万元。同时,他还运用“非遗+电商”的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走高端可持续发展路线,以非遗文化的力量构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融合发展模式,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