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尾水治理“拦截”污水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10-14 10: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龙水镇金湖源生态养殖股份合作社的鱼池基地里,两台挖掘机正在挖建新池。负责人宋诗君告诉记者,新建的不是鱼池,而是用于处理养殖尾水的生态池。
  金湖源生态养殖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草鱼、鲤鱼、鲫鱼等常规鱼养殖,养殖场占地面积近100亩,年产成鱼20多万斤。然而,养殖场位于濑溪河沿岸,以往的养殖尾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排,对河水造成污染。
  “虽然新建尾水处理系统会增加企业投入,但是积极参与污染治理是我们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从长远来看,这项投资反而能提升企业效益。”宋诗君说,生态养殖是养殖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环保投入能倒逼养殖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变粗放的传统养殖为高端养殖。
  像金湖源这样的传统农业在濑溪河沿河还有不少,据统计,在濑溪河流域重点污染源中,农业面源污染占45%。
  为“拦截”农业面源污染,我区采取建设养殖尾水循环池、生态拦截沟等措施,实施濑溪河流域15个1000亩规模以上种植业、17个100亩规模以上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
  针对规模化水产养殖场,按照100亩鱼(虾)养殖场所需 6亩尾水处理系统进行建设。尾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塘,其中沉淀池功能是沉沙去杂、曝气池通过微生物好氧分解、生态塘通过植物净化,几个池子形成梯形处理系统,实现了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以往直排进濑溪河的养殖尾水通过7天时间的处理后就能重新用于养殖。
  针对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场,我区通过建设生态拦截沟、透水坝、生态塘来实现地表径流生态拦截治理系统。拦截沟通过减缓水流速度沉降部分泥沙,透水坝里的陶粒、火山石等可过滤、吸附除去部分有害物质,最后通过生态塘内的水生植物吸附、转化去除有害物质,实现尾水回用。
  目前,32个规模种植、养殖场的尾水处理示范工程已经完成规划设计,部分项目已经开建。通过尾水处理系统、生态拦截沟系统,可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持续改善濑溪河流域水质。

记者 刘星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