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区应急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杨利华——“应急人”炼成“招商人”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10-12 15:00:16 浏览次数: 【字体:

d992cf79c95a4355a28d53fec1f7f8f7.jpg

杨利华(左二)回访在建的招商项目。(受访者供图)

  

  2020年5月,区应急管理局宣教中心主任杨利华接手了本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1977年出生的杨利华,仅在10多年前有过短暂的招商行政工作经历,一时压力山大。凡事不认输的她,仅仅用了不到2个月,就拿下了一个投资额1.2亿元的项目,为单位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门红,更为自己增添了无限信心。
招商引资入梦来
  “‘军令’如山,组织上既然相信你,把工作交给你,那就好好干。”于是,杨利华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材料;在区招商局、区发改委、区统计局和大足工业园区,常常见到她的身影;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办公室的门也是最后一个关。从行政人员到招商人员,从一无所知到招商知识门门通,她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杨利华回忆说,那一段时间,睡觉都睡不好,“好几次都梦到如何搞定招商引资项目”,有时候迷迷糊糊中,想到了关于推进招商谈判的计策,就会立刻惊醒记到本子上。
  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架势,让杨利华和同事们的工作推进迅速。2020年,区应急管理局签约6个投资项目、实际引资5.07亿元、超过目标1.07亿元,今年4.5亿元的目标已经在5月完成。杨利华预计,年底前他们还能签约2亿元的投资项目。
  2020年度全区招商引资考核结果显示,区应急管理局取得了小组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到位资金考核得分和考核总分2个项目更是排名全区第一。
锲而不舍招大商
  心思细腻的杨利华,为了招大引强,总是最大化地利用好各种线索、优势和资源。在工作中,她不按部就班、更不拘泥于教条,常常有“神来之笔”。
  有望于今年签约落地的一个建筑五金项目,就来源于杨利华在亲戚朋友中布下的“眼线”。接手招商引资工作后,杨利华将自己的工作职责向所有的亲朋好友作了介绍,请他们帮助自己留意招商信息和线索。
  有一天,杨利华的堂姐给杨利华提供了一条信息:兰州大足商会会员曾总颇有实力,也非常愿意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循着这条线索,杨利华很快就与对方联系上了。经了解,作为三驱人的曾总,常年在西北地区打拼,如今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建材五金行业的龙头。
  从2020年6月开始,杨利华先后与曾总会面5次,并与商会会员们就回乡投资事宜频繁互动。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曾总已经与我区签订了《投资建设建筑五金项目》意向协议书,有望年内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60亩,预计年产值3.8亿元。
  杨利华目前在谈的投资项目还有3个,预计投资金额超过7.5亿元。
精准发力解难题
  2020年,重庆某公司决定投资新建一个年产100万吨的建材项目,而公司关于厂址的选择却摇摆于大足和周边某区。当时,两地都在积极争取这个项目。该公司老总身为该区人,回家乡发展似乎天经地义,而项目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我区,从成本方面考虑,我区希望也很大。
  然而,杨利华与对方老总第一次会面后,却发现了其背后的目的。对方看似对选址问题摇摆不定,实际上是以此为“饵”,想要通过两地的竞争,从中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商人在商言商,无可厚非。而杨利华与同事们既要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同时又要保证我区利益不受损,难度不言而喻。
  为此,杨利华首先想方设法了解到了该区的税收优惠底线,同时,了解相关产业,拜访相关部门,并对我区该产业的优势和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学习,做到了如指掌。
  做足了功课、找准了主攻方向之后,杨利华与该公司负责人继续会面,为双方找到了各自的利益平衡点。经过后续的三次会面,双方就谈妥了合同,该项目也将于今年底投产。
  “招商引资工作虽然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和不断学习,就一定能看到成效。”杨利华坚信,“做招商引资工作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我将尽一切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记者 犹骥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