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亭村“水上稻”获丰收
风吹麦浪谷飘香,龙水镇桥亭村五组的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内,两亩水上稻迎来首次收割。一排排水稻漂浮在鱼塘上,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绘出一幅别样的丰收画卷。
水上种植水稻方法属于一种水稻的水培技术,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谢云灿是我区第一个挑战种植水上稻的人。
两亩水上稻定植在特制的鱼塘生物浮床上,吸收着鱼塘里的富营养,既不需要杀虫,也不需要施肥,光照充足,通风性好,边际效益强。由于种植时间推迟,水上稻成熟的时间也比普通的水稻晚一些。
9月15日,趁着天气晴好,谢云灿组织工人开始收割稻谷。与稻田里弯腰收割不同,收割水上稻,工人们不需要弯腰,脚不用踩泥,只需坐在搭建的小亭里,挥舞镰刀,就可收割完一排。脚尖往后一蹬,浮床随之向后退,工人们又继续收割。此外,工人们还可以泛舟水面,划着船,收割水稻。
谢云灿透露,第一次试种水上稻,两亩的产量预计在800公斤左右,米的品质可以达到国家二级米的标准,每公斤米的单价可达80元。
“初次尝试就有这样的产量,我很满意。”谢云灿表示,水上稻不用除草,不用打药,全程不施肥,就是靠水中的富营养化种植。明年他将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经济收益。
记者:张玮 龚文韬 毛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