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文明校园大足三小:民俗文化润童心
“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展示,我们认识了作为民俗文化的鲤鱼灯舞,那大家知道什么是‘鲤鱼精神’吗?”
“知道,勇往直前!”“奋勇拼搏,永不放弃!”“锲而不舍!”……
“是的,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像小鲤鱼那样,为了目标和梦想,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
9月13日,在大足区第三小学(简称“大足三小”)四年级的鲤鱼灯制作课上,授课老师李廷亮向学生们介绍鲤鱼灯舞的来源、鲤鱼灯制作方法的同时,还向他们讲述由鲤鱼灯舞提炼的“鲤鱼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鲤鱼文化”也是大足三小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足三小始建于1904年,前身为“万古镇中心小学”,2016年提档升级为“大足区第三小学”。学校坚持以“乐学、乐业、乐园”的办学目标,努力践行“用民俗文化浸润孩子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和“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育人理念,以地方特色文化“鲤鱼文化、鲤鱼精神”为依托,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作为育人主线,于2019年创建成为“大足区文明校园”。
鲤鱼灯制作课是大足三小针对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利用延时服务的时间,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鲤鱼灯舞的发源,学习制作方法,使得民俗文化在学生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除了开设鲤鱼灯制作课,鲤鱼文化早已深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校园内,鲤鱼形象的绘画随处可见,学校的校徽和班级的门牌上都有鲤鱼的元素。学校还成立了9支鲤鱼灯舞师生表演队伍,多次到全国各地演出、比赛,还曾到央视舞台录制《魅力中国城》栏目……
“‘鲤鱼文化’在学校的推广,不仅是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鲤鱼灯舞的传承,同时‘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也蕴含了拼搏、坚持的精神品质。学校希望通过鲤鱼文化教导孩子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明。”大足三小相关负责人说,学校将“鲤鱼文化”融入到美术特色、德育常规、课辅活动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与此同时,为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大足三小在打造鲤鱼文化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课外活动为抓手,先后举办“礼赞百年·书香伴成长”读书活动、“最美朗读者”朗读活动、全校师生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清明时节忆先烈等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思想健康教育、安全防护等五大教育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充实和完善学校德育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文明建设。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践行‘用民俗文化浸润孩子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法制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做好校园文明建设,力争于2022年创建成为‘大足区最佳文明校园’。”该负责人说。
记者毛双龚文韬实习生熊敏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