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拥抱世界的大足石刻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09-18 11: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明成化香炉“裸展”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明成化香炉“裸展”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定格精美展品。

定格精美展品。

  一千多年前,当大足石刻开始雕凿,多元的文化就在大足交融碰撞。随着“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大足石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把大足石刻推向世界的平台。”大足石刻原院长郭相颖告诉记者,当大足石刻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就注定要在这个世界打响名头,“走出去”就在所难免。

  文物“走出去”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过程。从走进大众生活,到国内各地办展,再到迈出国门,为世界文化发展注入更为积极进步的内涵,大足石刻不断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自信。

  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曾在大足和谐相处,正是开放包容,让大足石刻得到繁荣。

  2001年,“世界遗产——中国大足石刻”大型图片展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展出。

  为了让大足石刻从崖壁上“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大足。2011年,当地时间1月25日,“崖壁上的瑰宝: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展”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是大足石刻首次走出国门办展。

  这场展览游客量超过7万人次,创下了所在展厅单项展览游客量的最高记录。《中国文化年鉴》(2012)记载,该展览被威尔士博物馆认为是该馆最成功的展览之一。

  大足石刻“走出去”,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关于大足石刻文化走出去的探索,包括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四百工程”、大足石刻冠名高铁列车、参加《魅力中国城》《石窟中国》等栏目拍摄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自2018年启动“大足石刻‘四百工程’主题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以来,大足先后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滨海美术馆、广西柳州博物馆、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江苏苏州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等地举办了多场大足石刻主题展览,观展人数近80万人次,不仅展览本身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更引起了观众到大足石刻现场看一看的极大兴趣。

“常走走,就愈开放,愈自信。”黎方银说,通过国际合作,大足在文物修复、研究、保护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并愿意在西南石窟寺保护中贡献力量。

“走出去”,是为了让大足石刻“活起来”,大足还想让石刻带动城市“火起来”。

“下一步,大足石刻将以‘石刻为魂、厚植底蕴、五山联动、城景融合、山水共生、最美乡村’为思路,让大足石刻的五座山联动起来,实现城市和景区的高度融合,最后体现山水共生、最美乡村的意境。”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此之外,我区正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全力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通过让大足石刻进教材等方式讲好大足故事。而在文旅融合方面,在建的大足石刻游客中心融入了大足石刻文化元素,内部的装修和布景体现了石窟艺术当中所展示出来的力学、声学、透视学、光学、美学等艺术价值。

同时,以“一核两带三区多点全域”带动农旅融合。其中,“一核”是指五山联动起来成为一个核,“两带”是城市发展带和文化发展带,“三区”是大足石刻文创园、龙水湖博览园以及胜天湖的农旅融合示范带,“多点”指各个乡村景点串珠成链。5万余尊石刻造像,见证了多元文化在大足的荟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明交汇处的大足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与世界相拥。本报记者陈龙


终审:陈咏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