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黄泽伟:柏杨村里的“小柏杨”
红心猕猴桃即将进入采摘期,季家镇柏杨村的猕猴桃基地里硕果累累,一个个猕猴桃压弯了枝头。趁着回村办事,黄泽伟特意开车绕到基地,看看今年的果子长势。
40岁的黄泽伟是退役军人,曾任柏杨村党支部书记,现为季家镇武装部干事,柏杨村驻村组长。
从部队退役,到回乡发展养殖业,再到担任村干部……黄泽伟一步一个脚印,用踏实的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干出了一番事业。
黄泽伟是季家镇梯子村人,从小就有军营梦的他,2002年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
5年的军旅时光,磨炼了黄泽伟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心智。期间,他还通过自考,取得了大学专科学历。
2007年退伍后,黄泽伟在外闯荡了两年,自觉没有建树的他于2009年回乡发展种植养殖业。
回乡后,为人低调、踏实肯干的黄泽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村民们推荐他到村委会任职,黄泽伟也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顺利通过镇党委的严格考察,出任梯子村的党支部书记。
在梯子村工作的3年多里,他从众多的村社干部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取了公务员。凭借优秀的表现,黄泽伟于2013年底调至镇里工作,负责食药监所、镇武装部,以及应急办的相关工作。
人少事杂,黄泽伟没有怨言。专业知识欠缺,他就找资料,买书籍来一点一点慢慢学。2016年9月,镇党委更是委以重任,将他派往市级贫困村柏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柏杨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没有支柱产业,大量劳力外出,集体经济更是空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全村只有一条主路,到各个社的公路几乎为零。”回忆初到柏杨村的情形,黄泽伟直言“压力很大”。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他意识到,想要脱贫致富,就得发展产业,为此他带领全村上下形成一股合力,铆足了劲壮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历经重重困难,2017年,该村注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大足区振乡农业有限公司。结合本村实际,发展了红心猕猴桃、花椒、柑橘等种植业实现产业支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贫困农户增加务工收入5万余元,人均1600余元。此外,黄泽伟还带领村民种萝卜和西瓜,2018年仅西瓜的收益就达到近10万元。
脱贫攻坚期间,黄泽伟带领村支“两委”干部与时间赛跑,起早摸黑工作,加班成为常态。几年间,他带领村民采取向上争取资金,组织村民筹劳,相继完成了近20公里的公路建设和20余公里的人行便道铺设,有效解决了柏杨的交通难题。
51岁的建卡贫困户杨大其因为疾病,一直单身,生活困难。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他在村里找到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能领到1400多元的工资。
“黄书记人实在,好得很!”提起黄泽伟,杨大其忍不住地夸赞。
哪家学生入学困难,哪家老人身体不好,哪家住房困难……黄泽伟如数家珍,他说,农村的基层干部就是要走到群众身边去,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回首退伍以来的工作点滴,黄泽伟说,他要像柏杨树那样深深地扎根故土,始终保持军人的战斗精神与奉献情怀,不负韶华,奋斗出退役人生的新天地。
本报记者张玮陈柯男实习生熊敏秀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