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龙头山1号龛修复现场——裂缝灌浆
7月28日早上6时30分,和往常一样,韩国欣起床简单洗漱后,便马不停蹄地开车前往宝顶。
这天是宝顶山结界造像龙头山1号龛毗卢佛进行裂缝灌浆作业的第一天,作为大足石刻宝顶山结界造像抢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的负责人,韩国欣深知裂缝灌浆的重要性。
13处结界造像分布于荒山密林中,它们大多位置偏远,病害多。龙头山海拔在500米以上,杂草丛生的山林间,隐藏着8处结界造像。龙头山1号龛毗卢佛极具代表性,也是韩国欣眼中,最难啃的“骨头”。
7时许,韩国欣开车来到龙头山下,然后步行近40分钟,抵达1号龛毗卢佛的所在地。
这里是龙头山的最高处,山下的宝顶镇车家村,郁郁葱葱,一览无余。
检查设备、调制加固材料、试压……在韩国欣的指挥下,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试压一定要做好,这是不可逆的!”一遍遍实验后,韩国欣依然不放心,反复提醒着工人们。
据了解,灌浆作业之前,要进行切缝、埋管、封缝、试压等环节。而裂缝灌浆作业,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压力将环氧树脂,或者其他的一些加固材料,通过压力压入裂隙的内部,然后在里面凝结,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处理。
“早一天加固,文物就少受一天‘罪’。”9时10分,烈日当空,一股股热浪火辣辣地打在韩国欣的背上,豆大的汗珠不停从安全帽里滚落下来。
裂缝灌浆完成后,1号龛毗卢佛造像的抢险加固工程就接近尾声了。
作业近一小时后,韩国欣招呼工人们躲到一旁的树荫下喝水休息。
“1号龛毗卢佛造像位置偏远,材料、设备运输全部靠人工。”韩国欣坦言,这里位置偏,地质环境复杂,造像本身也存在位移、开裂、风化等诸多病害。
大足石刻研究院工程中心工作人员冯太彬也表示,1号龛本体发生了位移,表面有风化,底部还出现了空鼓,顶上有渗水面流水的侵蚀,这些病害严重威胁着造像保存,对它进行抢险加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019年7月抢险加固工程启动后,1号龛的前期勘察也随之开始,挖深槽了解地质情况,取岩芯做力学实验,掌握地基承载力……一步一步有序推进,为其加设龛岩抵御水害,加固危岩防止剥落,补砌条石助其底部支撑,裂缝灌浆预防岩体失稳。
记者陈柯男李东张玮实习生熊敏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