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睡醒”的土地赋能产业发展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07-14 10:29:0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我区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转让成功,转让价款918万元,实现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入市后成功进行二次交易,这是我区自2015年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以来的又一重大突破。
  龙水镇作为我区重要的五金产业集聚地,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全镇“散乱污”企业达1925家,存在分布广、数量多、能耗高、污染大、生产粗放等突出问题。自2018年以来,该镇已经累计关停453家“散乱污”企业。
  然而,关停企业每年能贡献经济价值5亿多元,涉及从业人员2.6万人。龙水镇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疏堵结合,引导小微企业整治升级,入驻“小微企业园”。
  2018年,我区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选择具有产业发展条件和资源优势的龙水镇保竹村,在统筹编制“多规合一”的村规划基础上,启动了大足区微型企业产业园项目。
  同年9月29日,重庆市龙水五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公开交易,取得5宗龙水镇保竹村1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大足区微型企业产业园。项目一期入市土地面积共计132.36亩,成交总价为2712.5万元,政府收取增值收益调节金共计127.44万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能解决200家小微企业用地问题。
  “农地入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在三驱镇也有体现。启动大足石刻文创园规划建设是我区实施“工业强区”的重要举措。三驱镇有渝蓉高速、大内高速、南渝泸高速等三条高速穿境而过,拥有三个互通、三个下道口,可直接辐射中国西部数十个城市,是建设文创园的不二选择。然而,该镇本是农业镇,并没有工业用地指标,正是“农地入市”使之成为可能。
  从2018年12月至今,大足石刻文创园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34宗土地,涉及三驱镇大桥村、水星社区、玉金社区等村社,面积共计2320余亩。目前,园区规划、招商、融资、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获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已引进企业130余家、协议引资超过100亿元,并引进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23名。

从“拒绝”到“主动”改革“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六匠文创是大足石刻文创园里一家已经投产的企业,由三驱人瞿荆投资建设。投产后,企业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10余人,并招聘当地中青年进行技术培训,为当地外出打工的专业人才回家乡就业提供了机会。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除去费用,一年基本没有多少收入。如今,荒山荒地都变成了钱,不但增加了家里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三驱镇双吉社区7组居民杨云平积极配合集体土地入市及房屋拆迁工作。入市后,杨云平一家拆除了一处旧房,得到了两套商品安置房。此外,夫妻二人就近务工,每月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随着园区的建设发展,当地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乡就业,他们对家乡的发展态势充满信心。
  大足东南部的拾万镇长虹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村落,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重庆的“网红村”。长虹村的蜕变得益于“土地入市”。
  乡村旅游项目的打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建设用地的保障是关键,得益于其项目用地本身就是集体建设用地的先天优势,在“土地入市”的改革试点中,长虹村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打造出集乡村旅游、生态餐厅、农业科研、科普展馆于一体的农村产业新业态。2018年至今,长虹村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农民丰收节和五彩水稻节,每年节日期间,接待游客数万人,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长虹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搭上乡村旅游发展“快车”,不仅农村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村民们还发展“后备箱经济”,旅游旺季的时候销售农产品,一年下来每户能增收好几千元。
  改革的推进,始终离不开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让农民成为土地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无论是集体经济的增长还是家庭收入的增加,无论是促进产业发展还是改善居住条件,我区“农地入市”的一宗宗案例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对“农地入市”的态度也由“拒绝入市”转变为“主动申请入市”。
  集中区入市、统一定价、同平台交易
  为全国提供“大足经验”
  探索农村土地入市,各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区市县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大足农村土地入市改革试点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
  在落实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有关确权、定价、交易、分配的基础上,我区着力创新入市方式、交易机制,确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价值最大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进行股份化改革,以及资产量小、社会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的实际,综合考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沿袭,我区建立了“集中区入市”制度,将偏远、零星分布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便于开发的地区。将城乡经营性建设用地基础价统一按照商业、住宅、工业、办公四类划分为9个级别并对外公布实施,赋予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权能。同时,打破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权属界线,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平台竞价。
  改革试点中,我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近10个规范性文件和8个技术规范作为改革依托。通过明确入市对象及范围、确定入市主体、规范确权登记管理,完善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探索就地入市、集中区入市,明确了入市范围和途径;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基准地价体系、完善入市交易程序和交易平台,健全了入市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制定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办法、探索“三分两不分”分配机制。
  经过几年实践,我区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和产业升级相辅相成”的改革试点之路。
  2019年,我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胜利,改革经验不仅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大足经验”也在全国各地引起关注。从2019年至今,我区累计迎来了全国人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以及广州、湖南、浙江、安徽、四川等各级各地考察团57个。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的基础性改革,乡村振兴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总结和推广好“大足经验”,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努力实现政府、企业、集体和农民的“四方共赢”,让农地入市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记者刘星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