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35载乡野行医为民解忧的“水上120”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6 16:38:59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网讯(记者 刘星)6月10日,清晨7点,中敖镇洪溪村的乡村医生罗成敏和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出门上班。
  从他家到村卫生室,路程半个小时,中途还得乘船。没买电瓶车之前,需要1个小时。这样的距离对行医35年的罗成敏来说并不远。曾经,为了给村民看病要步行3个小时。

cfec4cd917d443148dce03c899a047dd.jpg库区村交通闭塞医疗匮乏
  洪溪村位于上游水库深处,全村1000多户村民住在被水库分离成的4个散块上。出行极为不便,连串个门都不易,生病的时候,寻诊问药有多难可想而知。
  今年58岁的罗成敏出生于洪溪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便拜师学了医。他的师傅也是乡村医生,以前被称为“赤脚医生”。
  在罗成敏的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洪溪村,每户家庭每年要“断粮”2个月。温饱都成问题的洪溪村人还没有“医疗”这个概念,生病了要么拖着,要么挖点草药解决。
  最初,罗成敏并没有专门为村民看病的场所。一个木箱子,一瓶酒精,一袋棉签,一卷纱布,就是他行医的所有“行头”。
  “有人脚崴了、手割破了,就来找我打个‘补丁’,有时伤得不严重,消一下毒就走了。”罗成敏说,一方面,条件有限,没有药品也没有针剂;另一方面,村民们也信不过他这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由于交通闭塞,去一趟县城要花大半天时间。很多老人生病了也不会外出就医,日复一日地拖着,直到去世也不知道究竟患了什么病。
乡村医生搭起水上“生命线”
  1992年,罗成敏与村里另一名老村医一起开办了村卫生室,场地是对方家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
  也就在那时,竹筏开始陪伴着罗成敏四处出诊。
  1000多户村民分散在水库边上的几座山头上,步行绕水库走至少要2个小时。为了节约看诊时间,罗成敏需要一艘船来横渡水库。然而,买一艘小木船要4000元,这对当时的他来说犹如“天文数字”。发愁的罗成敏看向了自家竹林,于是,他用80多根竹子,耗时半个月编了第一只竹筏。
  “没有电话,村民生病了就叫乡亲‘传话’,一个山头传到另一个山头,听不到的地方就走一段路再传。”罗成敏说,每次收到消息时,由于对病人的病情毫不了解,所有工具和药物都得带去,经常背着二十几斤重物出诊。
  山高路远,罗成敏划竹筏、走小路,赶到病人家中要两三个小时,汗湿的衣服能拧出水来。一天最多能看诊两三个病人,回到家已经天黑了,浸湿的衣服也干了。
  此后20年时间里,罗成敏用坏了44艘竹筏。他的竹筏被村民们称为“水上120”。2013年,他的事迹也被媒体广泛报道,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医生”。
  2014年,区政府为罗成敏量身打造了一艘铁质渡船。铁船至今仍是罗成敏出诊和村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如今,再次走进洪溪村,这里已经建起了独立的村卫生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82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可以满足村民看病拿药、打针输液、针灸理疗等医疗需求。产生费用后,村民还能在村卫生室的电脑上直接刷医保卡。
  2011年以后,洪溪村还修建了25公里的乡村公路。
  虽然村民到村卫生室就诊方便了,但是罗成敏仍不忘行医初心,对需要上门问诊的患者“有求必应”。他的电话随时保持畅通,只要村民一通电话,无论多晚他都尽快赶到。
  “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基本都剩些老人和小孩,为了他们的健康,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30多年来,罗成敏的这份赤诚之情感动着洪溪村人,村民们越来越依赖他。
  罗成敏行医半生的经历折射出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今,大足有公办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医院2个,镇街卫生院26个,专业机构5个,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大足还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