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组织部、重大产研院、海棠新城开发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组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大足网讯(记者 毛双)“现在看到的是惜字阁污水处理站的实时数据,通过前端的传感设备,实现了人不去现场,电脑上就可以随时监测数据和控制机器设备的运行。”6月10日上午,在区城投集团,污水处理监测技术项目工作人员指着电脑上的数据说道。
工作人员所说的是物联网智能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远程监测与操控,目前已在我区32个污水处理站推广运用,对我区智慧环保工程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个项目的落地,主要得益于去年我区与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大产研院”)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大产研院作为重庆大学“1+5”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孵化平台和创新基地。为有效推动大足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索建立大足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机制,去年,区委组织部、重大产研院、海棠新城开发区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组,旨在更好助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在足转化,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在足落地。
目前,除了与区城投集团合作外,产学研合作项目组还围绕石刻水灾害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推动重庆大学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内容正在有序推进中。
“大足石刻保护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这项工作仅靠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之前也与高校多次展开合作,这次通过与重大产研院的合作,能够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大足石刻保护工作。”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蒋思维说。
据区人才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半年来,产学研合作项目组已完成对大足石刻研究院、区科技局、区城投集团等13家单位,盛泰光电、施密特电梯、中汽院(重庆)汽车监测有限公司等12家重点企业的走访,收集各类需求24条,落地项目3项,更多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同时,还完善建立涉及土木、智能制造、环保等领域在内的专家库,11位教授将与大足展开合作,其中4位已和相关企业对接交流。
“重大产研院坚持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目前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等产业领域建立了10余个研究中心,只要政府、企业有相关意愿和需求,我们都可以开展合作。”重大产研院院长助理先佳说。下一步,产学研合作项目组还将组织重庆大学等相关高校专家教授深入大足开展科研成果技术报告会、高层次人才论坛等活动,重大产研院也将继续与我区在项目落地、人才引育、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指导帮助相关企业、部门完成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为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