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灿国血洒高升场
廖灿国(1923—1950),大足县龙塘乡(今大足区季家镇)人。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在高升乡(今高升镇)征粮中牺牲,是大足解放后第一个被土匪暴乱杀害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
1923年,廖灿国出生于大足县龙塘乡。1938年,15岁的廖灿国进入县立初级中学(今大足中学)读书。在大足特支委员王楚琴的革命教育影响下,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参加王楚琴发起组建的“三驱旅足同学会”,与三驱恶霸镇长黎爵五(解放后被镇压)展开坚决斗争。1945年,毕业于四川省立川东师范学校,返乡任教。1947年,任季家乡小学校长,愤于当地权势者不法行径,辞职。
1949年4月,廖灿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三驱党支部建立,廖灿国任书记。由于三驱与荣昌连界,历来匪患、烟患(鸦片)猖獗,为加强工作,8月,将三驱支部改建为三驱特别支委委员会,廖灿国任特支书记。特支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策反县常备自卫队中队长王学初等方面,工作出色。其间,受县临工委派遣去弥陀乡开展党的工作,在该乡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梁田玉任书记。紧接着,党支部开展乡长梁子先的统战工作,将其发展为中共党员,梁子先任党支部书记。
大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廖灿国任县大队(相当于如今的区人武部)侦察排长,分配到第二分区(中敖)政府征粮。1950年1月26日,担任征粮队长的廖灿国带领征粮队到高升征粮。27日凌晨,廖灿国与区队长李锡水、工作人员周鹏程、旧乡长王作民等10余人,正分头下村催收公粮,还未走出场口,忽闻匡家坳、红岩沟传来枪声。霎时间,200多名土匪从两头场口蜂拥而入。
此时,征粮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廖灿国和王作民及其小老婆退回乡公所碉楼中。廖灿国组织还击,正要向外甩手榴弹时,王作民的小老婆死死吊住他的手臂,不许甩出。此刻,王作民打开了碉楼大门。廖灿国这才方知,王作民已叛变通匪。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廖灿国率队冲出碉堡,杀开一条血路。伪乡警王树基却大声呼喊:“那个就是地下党员廖灿国。”廖灿国急速退至斜对门黄树堂店中,从后门跑向田野。匪徒黄定勋等紧追不放,对准乱枪扫射,廖灿国中弹倒入水田,壮烈牺牲。
其余工作队人员被俘至宝丰寺,遭受严刑逼供后,当日,李锡水及军大2名学员,在寺庙坎下被匪徒枪杀。周鹏程在庙后也遭土匪用刀杀害。
高升枪响震惊了中共大足县委。当天下午,迅即派出解放军一个排的兵力赶赴高升,与二区区委副书记蒋焕新带领区武装队员汇合剿匪,但土匪早已逃之夭夭。
蒋焕新与增援的解放军战士在高升回龙寺住了一夜。第二天(28日)下午,蒋焕新一行回程途径胡家沟跃龙桥时,遭遇攻打县城溃退下来的吴伯龙、蒋英明、罗书云、沈子万、杨绍等土匪的伏击。
在激烈的枪战中,蒋焕新和9名解放军战士、军大学员石某某当场壮烈牺牲,7人被俘押送宝丰寺,遭严刑拷打后杀害。只有一个班长和12名战士脱险回到县城。
高升枪响,我征粮队员及解放军共计牺牲23人。
1951年12月29日,廖灿国被县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遗骨至今安葬在大足区革命烈士陵园。
记者胡才荣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