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大足首任县委书记郭中兴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04-27 11:35:51 浏览次数: 【字体:

7ffd163a734948a890a31003294b46c0.jpg

郭中兴(1910—1994),原名郭科三,山东省淄川县郭家庄人。1938年2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足解放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大足解放初期,接管旧政权、举办青训班、征粮剿匪、减租退押,工作危难而艰辛,郭中兴为大足新政权的巩固作出了贡献。接管大足县旧政权  1949年10月,郭中兴任随华东野战军组建的西南服务团入川抵渝,奉命赴大足。

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17日,西南服务团第一批干部11人抵达大足。同日,中共大足县委成立,郭中兴任书记,黄信五、胡儒林为委员。下午,在党员梁彦先家,郭中兴等人与中共大足地方组织及其党员胜利会师。21日,郭中兴主持召开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宣布大足县人民政府成立,郭中兴兼任县长,黄信五任副县长。宣布全县为军事管制时期。在军事方面,将原“铜大联防指挥部”、旧“警察中队”以及“民众自卫总队”约300余人,改编成1个县大队,下属3个中队,胡儒林任大队长,配备各种枪支360多支。同时派高贵昌到警察局,任指导员兼队长,负责整编旧警察,设两个班25人;接管县立初级中学、县立女子初级中学、私立庆云中学、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县立万古初级中学、民众教育馆等教育文化单位;接管社会福利院等民众团体。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将全县划分为6个行政区,设区人民政府,每区由西南服务团同志担任区委书记、区长、副区长以及财粮助理员。全县32个乡镇公所及保甲长,全部留用。与此同时,对旧政府的全部档案共38000多卷进行接收。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  大足解放初期,在大足做地方工作的同志200余人,其中西南服务团璧山支队大足中队50多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事政治大学1总队3分队(简称军大三分校)学员100余人,本县地下工作者86人。大足县刚解放时,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干部严重不足。为此,中共大足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于1950年1月,发出招干简章,通过严格的政审和考试,首批招收社会知识青年128名(含8名地下党员)。随后,举办大足县青年干部训练班(简称青训班),由黄信五任班主任,郭中兴亲自授课。培训班结业后,128人被分配到全县6个区、32个镇乡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征粮剿匪  1950年1月,大足县征粮工作刚刚铺开,以段西铭、蒋镇南为首的敌特分子纠集溃逃的散兵游勇,收罗社会上的残渣余孽,勾结当地恶霸豪绅,组织大规模的土匪暴乱,使全县人民深受其害。匪特攻打高升、三驱之后,两度攻打县城,袭扰中敖、龙水、石马、万古等区政府,袭击我军,杀害干部,抢劫民财,烧毁房屋,无恶不作。郭中兴一面报告上级,请求速派部队来县剿匪;一面集中力量,配备枪支,开展军事训练,加强防御。

按照上级指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5师李德生(兼璧山军分区司令员)为师长的103团、105团,璧山军分区基干团、警卫通讯部队,西南军区高炮七团,胡儒林为大队长的地方县大队共同组建“大足县剿匪委员会”,郭中兴担任主任委员,部队首长吴彦生任副主任委员。随后,进行望乡台追击战、铜鼓山、天保乡郭家坪围歼战、龙水保卫战等大小战斗数十次,歼灭大部分土匪。针对土匪采取分散隐藏、化整为零以保存残余力量的阴谋,郭中兴会同部队采取碉堡战术,每乡镇设防,分片包干进剿残匪,务求全歼。

在军事围剿的同时,他还组织干部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派县里知名人士和起义将领分赴中敖、双河等地,规劝土匪头目率众自新。或写劝降信,做顽匪的分化瓦解工作。挽救了一大批受蒙蔽的群众,使之脱离匪穴,向解放军缴械投诚,悔过自新。

1950年1—8月,全县共进行大小战斗120余次,击毙击伤匪徒2427人,生俘2623人。通过政治瓦解,匪徒投诚自新者计13700余人。匪纵队司令高蜀龙、徐介卿也携械向政府投诚。解放军收缴各种枪支6500余支,子弹50000余发和部分军用装备。捣毁了观音岩、七星庵、玉龙、拾万等地的匪巢。顽固分子段西铭、蒋镇南、喻成良(小老魔)、覃正君等,率残匪逃亡川南古蔺及云南省境内,作垂死挣扎。郭中兴又部署本县公安人员和农民武装,将伪造证明、隐身逃亡在外的支队长、中队长、分队长等大小匪头131人,逐一捉拿归案,依法严惩。减租退押还权农民  征粮剿匪工作结束后,根据上级指示,1950年11月,郭中兴组织干部,先在弥陀乡开展减租退押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随即在全县铺开。

到1951年4月止,全县经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发动贫雇农组织农民协会,向地主开展说理斗争。开诉苦会,按“二五减租”,把地主收取农民的押金强制退还给农民,扶持农民当家作主。特别对那些恶霸地主,揭露罪恶,予以打击,从而解除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在军事上,反霸与清匪结合,凡对群众危害大的漏网、潜逃土匪,均予清理捉回,予以严惩。在经济上,减租退押与狠挖地主的浮财(主要是金银等)结合,把浮财分给穷人,群众称为分胜利果实。在政治上,清匪反霸与镇压反革命结合,发动群众斗争地主,捉拿匪首,抓赌禁烟,破除迷信,取缔反动会道门等。在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上,将原来的保甲改为行政村,由翻身农民选举村长、村农协会主席,农民开始当家作主。通过减租退押,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为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

1951年9月,郭中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从此离开大足。后在四川省委党校工作,直至1982年离休。题写大足烈士陵园碑名  1985年,大足县革命烈士陵园重修后,民政局在着手恳请张爱萍将军题写烈士陵园碑名的同时,也着手邀请一位当年征粮剿匪的参与者或见证者题字。当时首选是第一任县委书记郭中兴。
 时任县民政局长陈亚夫委派2名同志专程前往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委党校,找到郭中兴老书记后,说明来意,郭中兴欣然挥毫泼墨,写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落款:“乙丑年郭中兴”。

由于“朽”字右偏旁上面多写了一笔,大足县民政局写信给郭书记,请他重写。郭中兴也欣然同意,写好信寄大足县民政局。随后,县民政局携刻在大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后面。2016年烈士纪念碑再度修缮后,未再携刻。

1994年11月7日,郭中兴同志在成都去世,终年84岁。

记者 胡才荣

终审:唐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