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新闻速递>详细内容

大足:稻渔并举 钱粮双收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4-12-20 09:57:33 浏览次数: 【字体:

5ce1e9fe59f74d95a5a4eda7128a23c8.jpg

  集聚稻虾产业人才2万余人,实现稻虾产业养殖面积3年3倍增,年平均亩产水稻700斤—800斤、小龙虾300斤—400斤,小龙虾总产量达到全市1/3……
  近年来,大足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以渔促稻以渔稳粮”总思路,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全区以稻虾养殖为主,并示范推广了稻鱼、稻蟹、稻鳖等综合种养模式。今年,大足区累计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7.13万亩,稻田水产品产量4568吨,综合产值超2亿元。
  “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直以来是大足区的种稻传统。据《大足县志》记载,早在1987年前后,大足就发展出稻田生态工程,建有鱼凼式的稻田123.33公顷。其鱼凼式稻田养鱼技术位居全国前列,曾被誉为大足农业三绝之一。到了新时代,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痛点、难点,大足区再次守正创新,在原有“稻+”生态养殖基础上,注入新的力量,实现产业迭代升级,达到既保粮食安全,又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
  创新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过去“稻+”产业虽是大足的主导产业,但一直未能有效整合产业链上资源、形成规模化的“稻+”产业集群效应。“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效能,2022年,大足把党组织建在“稻+”产业上,构建出1个“稻+”产业联合党委和N个产业链上党支部,形成了“1+N”的党组织领导体系,联合党委统筹协调、具体推进,联合党支部每月通过共过组织生活、开展“稻+”产业集体调研等促进资源共享、增强发展合力,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同时,政府部门连连出台利好政策,先后出台了《稻渔产业链实施行动计划(20232027年)》《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七条政策》《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10余项,为产业接续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目前,集种业培育、原料处理、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电商推广、品牌打造等于一体的“大足稻渔”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以“大足冬虾”“大足邮亭鲫鱼”“大足渔米”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也正通过巴蜀旅游文化节、电商推广渠道等不断“走出去”。
  汇聚智力资源,将人才育在产业上。“稻”与“渔”循环共生,是大足稻田生态种植的“灵魂”——水稻能为田中的鱼、虾提供好的生存环境,而鱼、虾的残饵粪又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然而在实际的稻虾养殖中,大足农户长期面临着小龙虾产量低、“壳多肉少”“五月瘟”以及反季节供应等难题。为解决养殖难题,大足区全职引进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袁建明成立鲸智(重庆)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柔性引进重庆市科技特派员、西南大学教授等20余人,组建大足小龙虾产业“博士顾问团”,通过校企地合作、项目支持、联合攻关等方式,以点带面有效破解长期困扰农户的水草管理、水质调节、饲料投喂等系列养殖技术问题。目前,在大足区,小龙虾平均亩产已从原来的几十斤提高到400斤,全年肉质饱满、满肉率高达95%以上,中大虾比例高达90%以上。在袁建明的带领下,“大足冬虾”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并且比外地虾卖得好,价格更高。
  推动共建共享,让农民富在产业上。为让更多农民挑上“稻+”产业发展的这把
  “金扁担”,大足区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农户”“公司+科研院校+农户”“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农户”等运营方式,不断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足区龙石镇发展出的“共富共养”模式。稻虾产业是龙石镇的“一镇一品”产业,全镇有8000亩稻虾田,年产值4500万元,其中养殖大户25户、散户1000余户,在龙石镇,80%的农村居民都在养殖稻虾,同时由于当地稻虾养殖成本小、风险低、见效快,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超70%的散户为当地留守老人及留守妇女。据统计,当地一名普通稻虾农户每亩稻虾田比起过去纯稻田可增收4000元—5000元,同时粮食产量不受影响,这大大增加了当地村民种水稻、养稻虾的积极性,村里不少外出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学习并发展起稻虾产业。
  目前,大足区已建成千亩稻渔基地8个、百亩以上稻渔基地103个。“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以大安现代农业园区西部片区、东部片区隆平五彩园区为核心,辐射其他镇街,到2027年在全区发展稻渔基地20万亩。”大足区农业农村委渔业科负责人曾勇介绍,当前正重点围绕全面提升产业标准、提速打造公共品牌、着力搭建销售平台、加快实施重点项目,推动大足稻渔产业迭代升级,实现“稻+渔+休闲垂钓”一体化发展。

记者 谢凤 余佳  图片由大足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