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新闻速递>详细内容

覃帮建:草丛中捡“金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去找找还能不能拣到竹荪蛋。”7月6日一早,当记者来到龙水镇车铺村2组生态高产竹荪种植基地时,基地负责人覃帮建正准备去查看最后一批竹荪的生长情况。
  “竹荪怕高温,一般6月底就没有了,但今年气温还不太高,可能7月中旬才会结束。”“为什么从众多创业项目中选择了种植竹荪?”对于记者的疑惑,覃帮建一边走一边说:“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是大有可为,所以我把再次创业的项目确定为我们本地没有的新产品——生态高产竹荪种植。”
  来到种植地里,拔开草丛,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竹荪蛋的踪影。“为什么不除草?”看着四处的杂草,记者犯起了嘀咕。“因为已到本批竹荪生长尾期,菌类打不得药,现在除草又会伤及菌丝,只能等收完了再说。”
  拔开一处草丛,发现了三四朵白白的球状作物,原来这就是竹荪蛋,即竹荪菇还未长开,正处于胚胎期的时候,形态很像鸡蛋的模样。
  说起竹荪,覃帮建介绍说,这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因为形态美观,而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说来也巧,一直从事农机生意的覃帮建,在拜访经销商时偶然来到了盛产竹荪的宜宾长宁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后来,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重庆地区仅有几个区县有竹荪种植,市场前景好。
  覃帮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邀请长宁竹荪研究所的专家上门来进行测土配方,改良土地和培育菌丝的原料等。2017年10月,覃帮建种下了第一批竹荪,今年3月开始出菇。
  “新鲜的竹荪蛋,常温下能放置1-2天,大部分在本地就销售一空了。”覃帮建坦言,一亩土地能收获2000多斤竹荪蛋,能收获300斤干竹荪。因为填补了市场空白,竹荪产品供不应求,竹荪蛋约100元/公斤,干竹荪约600元/公斤。“种好了生态高产竹荪,每亩地每年能收获5万元以上。”
  “竹荪产品需要保鲜,如果没有冻库,就只适应本地销售。另外,特别是新鲜竹荪,开出来2小时内就必须烘干,进行深加工才行。”目前,覃帮建正在思考怎样扩大种植、深加工,及如何组织合作社村民一同致富的事宜。本报记者王尚英文/图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