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人姜云礼
9月6日,初秋的天空中零星飘着丝丝细雨。
一大早,姜云礼和尹德菊夫妇就忙着为羊圈打扫卫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有200多只黑山羊、2000多平方米的羊圈终于变得干干净净的了。“这只羊有点拉肚子,马上给它打针。”“这只羊昨天不怎么吃草,要留意一下。”……在随后的检查过程中,姜云礼不停地叮嘱着尹德菊,要对生病的黑山羊特别照顾。
很快,一上午就在打打扫扫、打针喂药中度过了。下午,雨终于停了,姜云礼决定将黑山羊赶到对面的山坡上去放养一会儿。
直到晚上六点过,黑压压的一群黑山羊才被“领”回了羊圈。
这就是养羊人——姜云礼普通的一天。
2009年,阔别家乡多年后,姜云礼回到了棠香街道办事处惜字阁村。在自己的老宅附近修了一个圈舍,买了十多头黑山羊,开始发展养殖业。
“当时看到村里其他人都在喂,并且还能领到国家的补助,自己就想试试。”姜云礼曾常年在深圳、烟台、云南等地建筑工地上打工,起初对养殖黑山羊并没有一点经验。但勤学肯干的他不断地参加各个部门、层次的养殖培训会,几年间,很快提升了自己的养殖技术。如今黑山羊常见的肺炎、肠炎、感冒等病症,都能自己在家解决,极大地减少了黑山羊的死亡率。
“姜云礼喂养的羊子硬是好吃些。”多年在他家预订黑山羊的姜森洪,今年早早地又向他下了单。
姜森洪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姜云礼的家位于梁家坡半山腰,四面环山,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上林草植被大面积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草木。“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养殖黑山羊。”姜云礼瞅准了这些优势,在养殖黑山羊的过程中,坚持给它们喝井水,吃绿草。“只要天上不下雨,每天下午两点过我就要把羊子牵出去喂。”七年来,姜云礼喂养黑山羊的足迹遍布了附近的十多个山坡,一万多亩山林。最远的一次,他曾经步行五公里,只为了让黑山羊吃得更饱,吃到更新鲜的草。
由于姜云礼的黑山羊肉质香、嫩,每年十月份开始,到次年的二月份,姜云礼的黑山羊都被来自重庆、大足等地的商贩、个人一抢而空,“我的羊子不愁卖。”姜云礼对自己的黑山羊信心十足。
不愁销路、又有技术,为何姜云礼七年来并没有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
“人工成本太贵了。”姜云礼的牧鲜园养殖场一直靠自己和家属两人打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卖100头黑山羊,按照市场价格20元一斤,每只黑山羊均重60斤,总共可以销售到十万元,除去两人的工资,再加上电费、药费等费用的开支,剩余的也就是五六万元钱。况且每年十一月至次年的二月属于枯树期,需要搭配麦麸、苞谷等喂养,也需要资金的投入。
“如果仅靠我们两口子,再多喂养点黑山羊的话,卫生就搞不好,那样会损失更多。”几年来,姜云礼一直保持着每年200余只黑山羊的规模,除去种羊,销售100余只。
“早几年黑山羊的市场行情好一些,去年价格就不怎么好。”姜云礼希望今年养的黑山羊能够卖个好价钱。本报记者舒畅黄舒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