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意合作缔结的友谊之花
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一直面临巨大困难。不过,近年来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却不断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千手观音历时八年修复金妆重现,大佛湾卧佛修复工程第一阶段工程圆满完成……一道道高难度的石质文物保护技术难题一一化解。这一系列高价值研究工作得以成功,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的文保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恰恰是中国和意大利友好交往的结晶,更是中意两个文化大国进行深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的典型代表作。 新世纪初,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困难重重,文物保护的严峻性与文物保护条件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强烈。当时,大足石刻文物遭遇造像岩体失稳病害、水侵蚀病害、风化病害、人为活动损害等多种危害,然而,大足石刻文物保护面临两大困境。其一,缺乏基础科研设施,当时仅在北山、宝顶山两处文物区建有简单的气象观测站和两间简易实验室,基本上没有大型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缺乏开展科学研究的专门实验室和基础设施,缺乏针对石质材料、风化产物科学分析的现代仪器设备;缺乏开展石刻保存环境监测等科学研究的设施。其二,工程保护修复和建筑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建设一个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配备各种先进的科研设备,利用这一干事创业平台吸引优秀文保人才加盟,成为其时的当务之急。 机遇来临。2004年,中意两国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政府将向中方提供1055万欧元的资金援助,用于支持中国政府通过保护和修复中国多元的文化遗产。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成功入选意大利政府援助项目,这是重庆市第一个与国外合作的文物科技保护项目。 按照项目预算,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总投资约为2580万元人民币,意大利政府提供专项援助贷款200万欧元(约合2000万元人民币),我区自主配套、自筹580万元。200万欧元的中意合作保护文化遗产专项贷款年利率为0.15%,还款周期23年。 借助这笔贷款,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及文物区环境监测站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依托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行政楼建设了分析实验室、修复实验室;在宝顶山、北山建立共计600平方米的环境监测站、微环境监测站,在宝顶山建立摩崖造像崖壁岩体稳定性监测系统,并建立大足石刻信息管理系统。一流的监测、信息系统设备配备到位,一大批从国外购买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石质文物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环境分析、保护材料分析、修复技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迅速提升。同时,有了资金支持,文保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大足石质保护中心频繁邀请国内和意大利等国外文保专家亲赴大足培训文保人员,中心也不时委派保护修复人员到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接受技能提升训练,举办和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2010年,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正式运营。自从搭建了这一一流研究平台后,包括多名博士在内的一批优秀文保人才加盟中心,文保实力显著增强。几年来,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接二连三实现重要突破,技术突破成果丰硕。 几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每年依据贷款协议按时还款。以这次贷款合作为契机,中意两国的文物保护人员互动交流频繁,缔结了深厚的跨越国界的情谊。记者邓小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