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健>新闻热点>详细内容

第三代弓笛问世,高度复原大足石刻“吹笛女”手中弓笛—— 崖壁笛乐再笙歌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2:55 浏览次数: 【字体:

 

王德勇(右一)与实验小学的师生演奏弓笛。

王德勇(右一)与实验小学的师生演奏弓笛。

吹笛女造像。

吹笛女造像。

王德勇制作弓笛。

王德勇制作弓笛。


  大足石刻雕凿技艺精湛、造像精美,其中有很多世俗化、生活化的形象,鲜活地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与家庭生活,后人还能在其中看到不少失传已久的中国古代乐器造像。宝顶山大佛湾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中的吹笛女,头梳长辫,纤手横持弓笛,头略左偏,双目微闭,撮口横吹,似独自陶醉于悠扬的笛声之中……
  这弓笛就是乐器专家在吹笛女造像的启发下研制而成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日前,第三代“弓笛”问世,其外形与吹笛女手中的乐器几乎可以实现1:1重叠。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员米德昉称:“这一次革新,把800年前已经失传的笛子完全复原、复制出来了,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活化’。”

缘起:70年前的“相遇”
  “弓笛”这一乐器在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只有在大足石刻中可以窥见它的存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胡结续游览大足石刻,看到吹笛女手中的乐器后尤为震惊:“我们平时吹奏的笛子都是直的,为何石刻造像上的笛子却是弯的?”
  胡结续认为,这是已经失传了的某种笛子。从那以后,吹笛女手中弯曲的竹笛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
  80年代初,胡结续用塑料管制作出了第一支与石刻造像上外形相似的笛子,可算是弓笛的雏形。
  1985年,著名的乐器制作师杨声到胡结续家做客,见到这件塑料管制成的乐器,很感兴趣。
  后来,两人翻阅大量资料,经过反复实验后,终于在1987年成功制作出了第一支发音较理想、外形近似吹笛女手中乐器的笛子。
  由于它外形像弯弓,“弓”又与宫商角徵羽的“宫”谐音,因此命名为“弓笛”,两人也因此一起获得了弓笛的发明专利。
  然而,在胡结续看来,“这不是发明,只不过是让沉睡近千年的弓笛复活而已。”
  两人共同研制的第一支弓笛,选用的是软硬适度的枫木,但由于材质成本较高,制作工艺考究,过去很多年,它只在小范围流传,普及程度并不高。

革新:师徒两代研制弓笛
  2019年,受大足区实验小学的邀请,胡结续带着王德勇等弟子一起来足授课,给孩子们普及弓笛。其间,胡结续萌生了改进弓笛的想法。
  吹笛女手中的笛子有明显的竹节,从这个特征看来,弓笛是由竹子制作而成。而且,与枫木相比,竹子的成本低,取材也更容易,更利于普及。
  于是,在胡结续的指导下,由技艺精湛的制笛师历经数月,制作出了竹材的弓笛。“它与枫木材质的弓笛形似,可算是‘第二代弓笛’。”胡结续说。
  王德勇自幼喜欢竹笛的演奏和制作。2010年,他正式跟随胡结续先生学习竹笛的演奏、作曲及制作。通过多年努力,王德勇成为胡结续先生笛子艺术的主要传承人之一。
  对于弓笛的研究,胡结续先生从未止步,不断创作弓笛乐曲,一边摸索更加完善的制作方法。他也向王德勇讲授了许多相关知识,并鼓励他制作弓笛,力争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由于制作难度大等多方面的原因,王德勇迟迟没有尝试。
  直到今年6月,王德勇受邀来足参加“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直播节目,他第一次在宝顶山景区见到了“吹笛女”,受到前所未有的触动。
  “这是胡老复原弓笛灵感来源的地方。”王德勇坦言,当他把手中的弓笛吹响时,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笛声在交融回荡的感觉。脑海里,他与恩师探讨弓笛的情景历历在目,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决定——用竹材去高度复原弓笛!
  离开大足后,王德勇就行动起来了,他把整个夏天的时间都用在潜心研制弓笛上,甚至专门去多个地方走访了竹艺匠人、制笛师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前弓笛的基础上,王德勇融合了多种竹艺和笛子制作技巧,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弓笛制作方法,用竹材复原出外形高度近似吹笛女手中的弓笛。
  “我的制作方法中最难的是‘控制弯度’和开孔调音。”王德勇介绍,他采取炙烤等方式,通过手工与专用设备相结合,让竹笛自然弯曲近似石刻造像上的笛子。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找到多种竹材,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经过至少上百次失败之后,最终取得了成功。
  接着便是开孔调音。王德勇说,直笛用机器开孔比较方便,因为有数据而且技术也很成熟。而弓笛,没有数据可循,只得自己测量、计算和画线,手工开孔,费时费力。
  孔开好了,调音也不简单,特别是有弯曲,有弧度的地方,往往内部需要调整,王德勇也琢磨了很久才得以解决。
  第三代弓笛与大足石刻中“吹笛女”手中的乐器几乎可以实现1:1重叠。研发过程中,王德勇发现,弯型的笛子更符合人体工学,因为笛身弧度大,缩短了吹孔到发音孔的直线距离,特别是大笛子的演奏,握笛会更轻松、舒适。此外,有着柔美线条的弓笛在音色和音域等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这一次‘革新’进步很大。”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员米德昉表示,第三代弓笛的弯度是从吹孔的地方弯过去的,这恰恰就是石刻中笛子的造型特征。“第三代弓笛”把800年前已经失传的笛子完全复原、复制出来,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活化”。

传承:崖壁笛乐再笙歌
  带着新鲜出炉的第三代弓笛,王德勇日前再次来到大足区实验小学,与学校师生分享这份喜悦。
  “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无意发现了弓笛和胡结续先生。”大足区实验小学书记康中刚介绍,2019年大足春晚特意邀请胡老来足演出。此后,他多次来足开班授课,传授弓笛演奏技艺。实验小学派出音乐老师专门学习,以便回校开展教学。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实验小学在3年级以上的学生中,专门增设了弓笛社团。学校社团开设这样的课程,激发了同学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自发报名参加弓笛社团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经过几年积累,实验小学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弓笛演奏队,通过区内外各种活动和比赛,进一步扩大了弓笛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该校还利用弓笛的演奏特点,创作属于家乡的“石刻之音”,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吹笛女”特有的魅力。
  “弓笛是代表大足独有的文化传承符号,孩子们在演奏时不仅仅感受到了它的音色美,更加感受到了大足人的自豪与自信,以及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康中刚表示,下一步,该校将在音乐课程中增加弓笛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弓笛的演奏技巧、乐理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同时,通过聘请以王德勇为代表的弓笛艺术专家到校或者派音乐教师外出学习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力量,以保证弓笛授课质量。
  米德昉说:“今天我们把它传承下来,把它复原出来,不断去推广,这就是我们石刻文化的活化,转化、利用。”
  如今,800多年前的古乐器在校园焕发出新的生机,空灵悠扬的笛声再次飘扬回荡在石刻之乡的上空。

记者 李东 陈柯男 张玮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