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健>新闻热点>详细内容

宝顶山下的振兴“能人”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11-04 09:54:10 浏览次数: 【字体:

1ba5ce5d19094d829b1775e5c9c77056.jpg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52443b5d38c4dec87c3742fbb5fc98d.jpg

工作队集体商量民宿设计方案。

e3864ad88b204f8cb755ee34dc8ad28f.jpg

工作队上门收取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各地。

6f6b8efeeb474ddfbb1baac24bc40276.jpg

搬运荷叶啤酒。

7cadb45df560483391cec589038b9d0d.jpg

工作队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时,有这样一群人,把乡土当热土,从城里来到农田地头,在刚刚脱贫的市级贫困村、在农业转型的村居一线、在被人遗落遗忘的产业上,以人为“媒”,链接城乡,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用新知求解,赋能乡村治理,为乡村紧跟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注入生机与力量。

宝顶山下的振兴“能人”


  秋日的大足区宝顶镇慈航社区,葡萄等果树在阳光下肆意生长,孩童欢快地奔跑在田间地头,红花映房、青山叠翠……呈现一幅美丽乡村图景。
  乡村振兴有“能人”,群众增收不“愁人”。近年来,在大足区委办帮扶集团驻宝顶镇乡村振兴工作队(下称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现有产业、人居环境、基层治理提档升级,集体经济、农业农村改革、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

牢记初心使命
让特色旅游产品“上档次”

  前两天,不少大足区干群的微信朋友圈内,一则关于荷叶啤酒的小视频刷了屏。
  荷叶居然能制成啤酒?口感如何?在哪儿能买到?
  不少市民纷纷留言,求取“真像”。
  “荷叶啤酒是我们延长荷莲产业链的一次成功尝试。”工作队队长、大足区国资委副主任胡贵川告诉记者,工作队联合在渝高校,成功研制出荷叶啤酒,并且很快被市场接受。
  大足是中国荷莲之乡,荷莲栽培面积近50000亩、1000余个品种,约占全国品种的2/3。而宝顶镇慈航社区的荷花山庄,曾因培育出太空荷花而闻名于世。
  “曾经一段时间,山庄研制出的荷叶茶成为了大足有名的‘伴手礼’,很受消费者欢迎。”胡贵川介绍说,但是后来因为山庄在经营上遇到了难题,荷叶茶便不再生产、销售。
  慈航社区位于宝顶镇的核心地带,紧挨着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同时,成渝中线高铁也将在慈航社区设立大足石刻站,交通方便,游客量多。“我们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决定恢复生产这一具有大足特色的旅游产品。”胡贵川说。
  在工作队积极争取、牵线搭桥下,采取“集体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模式,投资100万元注册资金,由慈航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荷花山庄、大足现代农业等共同出资成立重庆市大足区荷韵食品企业,共同重启荷叶茶生产线。
  “荷叶茶生产出来后,我们又和高校合作,紧锣密鼓的研制荷叶啤酒。”胡贵川说,荷叶茶既是产品,也是生产荷叶啤酒的原材料。因此,对荷叶的需求一下猛增。
  于是工作队又联合周边镇街的村(社区),准备原材料。目前,工作队已经落实棠香街道“如梦荷棠·山湾时光”、宝顶镇慈航社区等荷莲基地1000多亩,确保了原材料的供应。
  “下一步我们还将生产藕粉、莲子、荷叶糕点、荷叶面条等荷莲系列食品,不断完善以大足石刻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胡贵川介绍说,预计荷叶茶及系列产品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260万元、年利润50余万元。每年集体经济分红达到10多万元,从而实现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
  这只是工作队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工作队推动电商平台、荷叶茶、古林蔬菜、铁马跑山鸡、古佛食药同源等8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实落地,撬动社会投资2500万元。

坚持群策群力
建立走访档案130余份

  “我们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一起把慈航社区建设得更美、更富有。”11月2日,慈航社区8组,胡贵川带着副队长陈沙、队员李川等坐在一群村民中间,开门见山的道明了来意。
  “对,大家有什么就敞开了说。”陈沙的一句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村民们立马活跃起来。
  “这几年,我们宝顶镇的变化太大了,产业有了、道路变宽了、房前屋后的环境变漂亮了,更重要的是,我们门口马上要修高铁站了。”今年75岁的社区居民张第亮掰着手指头盘点着这些年的点滴变化。
  “就是,这个高铁站修在家门口,以后我们不管是吃‘旅游饭’还是吃‘高铁饭’,都不怕了。”社区居民刘从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社区虽然发展起了草莓、枇杷、葡萄等特色农业,但是游客的数量还是不够多,我们好多优质土特产还没走向更大的市场,希望有更多游客来采摘、来游玩。”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植葡萄的社区居民龙太明提出了建议。
  “我们可以发展民宿,让这些游客住下来,还能带动庭院经济。”居民李守林建议。
  “我们虽然靠着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游客大多在山上消费,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消费。”龙太明进一步建议。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谈产业项目发展,说基础设施改善,话环境治理,议乡村文明建设。队员们一边耐心倾听,一边认真记录,不时插话交流讨论。
  像这样的院坝会,自2021年5月以来,工作队举办了30多次,收集意见建议上千条,走访一般群众1000余户,调研种养殖经营户25户。
  “这里有我们的使命,有我们的责任,还有我们的精神和感念。在这里我们的思绪始终围绕一点——为农村能做点什么?”胡贵川说,要想得到这个答案,就必须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建议,才能把工作做好。
  同时,按照“不指挥、不主导、不代替、不干预”要求,工作队与宝顶镇党委、政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人群监测等重大事项25个,提出意见和建议40余条,上报可行性报告3篇、调研文章4篇。分组分层次开展“入村入户入企业”实地调研,重点摸清各村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情况,建立走访档案130余份。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在宝顶镇古佛村1社,几栋闲置多年的房屋最近却热闹了起来。
  施工队进场施工;几个年轻人拿着图纸经常出入,在房屋周边勾勾画画;被遗弃墙角多年的“老物件”被保护了起来……工作队以每年1.4万元的价格向房屋主人租赁了房屋的20年使用权,用以打造特色民宿。
  “每年来宝顶山的游客众多,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民宿,让游客们留下来、住下来。”胡贵川说,工作队将农村“三变”、集体土地入市等改革措施与古林蔬菜、“趣”香山、辣椒基地等项目有机结合,有序推动了农业农村改革,释放乡村发展活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以黑山羊、蚕桑+、稻田+为重点,全年新发展黑山羊养殖2500只、蚕桑种植1000亩、“丘顶经济”粮油种植1000亩。发展壮大脆李、樱桃等产业,包装各类农产品20余项实现线上销售。
  ——开展城宝路、宝双路、宝棠大道、景区环线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改造,督促各村(社区)打造1—2个示范点、1个示范带,重点打造“美丽家园”“三五同心·最美院落”示范点。
  ——全面实施“云号手”工程,依托“爱大足”APP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发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
  ——以慈航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为突破口,上线“石刻乡里优选”电商平台,慈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倍以上。同时,积极引导各村(社区)村支两委发挥自身优势,谋划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集体自营、集体+民营等模式,助推集体产业发展。
  ——重点围绕“三变”改革,通过“国企+民企+集体经济”“产业带头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合作公司+农户”等模式,在慈航荷叶茶、铁马辣椒基地等项目持续探索试点。同时,盘活农村现有闲置劳动力和土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与60、70半(弱)劳动力、脱贫户、监测户等人群签订种养殖订单,促进特殊群体增收致富。
  ——依托宝顶山保护提升工程,加快宝顶山景区环线“产业+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沿线17公里布局3—5个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项目,计划发展经果林1500亩、建设网红打卡地1-5个。同时,加快现有古佛村药食同源、“趣”香山石刻亲子研学基地项目建设。
  回忆起这一年多来的工作,工作队队员李川颇为感慨,他说:“这一年,有铁的驻村纪律,有吃住在村的甘苦,有干不完的调研和忙不完的材料,当然还有助力农业农村事业的一种收获感。”
  在驻村工作的这些时间里,工作队考虑得最多的,还是如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宝顶镇的基础建设和镇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这是宝顶人民和工作队队员们需要长期努力的重大课题,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胡贵川说。

记者 陈龙 黄舒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