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健>新闻热点>详细内容

赵世炎于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1-04-16 10:42:06 浏览次数: 【字体:

赵世炎纪念馆供图

赵世炎纪念馆供图

  

赵世炎于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
——《给少年学会朋友们的来信》背后的故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即日起,重庆日报依托重庆党史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从中梳理党史上优秀的共产党人在重庆写作或发表的名篇佳作、诗文书信,回溯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追求与奋斗,展现重庆这座城市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的革命历史。
  唉!我一些亲爱的老朋友们呀!在你们所常想的,以为只要在欧洲就处处可以得安慰吗?固然属于物质上的,我们虽挤在这灿烂而又混沌的空间内,也有些慰藉可言,但我们所经度的搏战生涯,人类同情的、了解的工作,还未达到相当程度,我们的精神那能就畅快,而且含含糊糊地过日子,又不是我们所当做,所忍做的。
  我常常想,我们过去的事,都有些蹈空,所以积极便会发现弱点……比如《少年》于我没出国以前,曾主张停刊的,现在我们大家既感受到学业与责任的观感,又承一些很难得的师友们的催促与赞助,仍在范围以内做点工作,也不能说绝对不可以,不过,凡做起的一件事,在我们现在至少不可不保持的,就是不能懈怠……我诚恳地盼望我们朋友务要从冷静处窥探人生,于千辛万苦中,杀岀一条血路!
  ——节选自赵世炎《给少年学会朋友们的来信》
  “我诚恳地盼望我们朋友务要从冷静处窥探人生,于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1921年3月10日,法国巴黎的一间民房内,一名长相俊朗的男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这名男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3月29日,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研究员李文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赵世炎当时所写的就是《给少年学会朋友们的来信》。后来,这封信被刊登在1921年出版的第15期《少年》(半月报)上。
  为何赵世炎要写下这封信?这封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后来赵世炎又是如何实践信上所写内容的?

警醒之言
  写下《给少年学会朋友们的来信》
  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出生在酉阳龙潭,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后曾参加过五四运动,是当时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1920年,赵世炎赴法勤工俭学。
  “这封信就是写于赵世炎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当时赵世炎之所以会写这封信,主要是为了与‘修甫、康农、伯明、骧尘、友松、锡侯、嘉裴、嘉瑞……诸友’分享自己在法国的感悟,可以说是有感而发,含有警醒之意。”李文富表示。
  1920年5月,当时19岁的赵世炎与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先进青年漂洋过海远赴法国,开启半工半读的生活。赵世炎等人来到法国后,先是到工厂做工,以解决生计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赵世炎与工人们同吃同劳动,熟悉和研究劳工工作和生活,以增长领导工人运动的才干。这段时间里,赵世炎等人如饥似渴地学习欧洲文化和科技,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思潮和革命运动,对欧洲社会展开深入调查,以求“领悟世界”。
  “事实上,在前往法国之前,赵世炎就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五四运动之中,并通过《新青年》杂志,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李文富说,但受限于国内环境和条件,赵世炎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并不深入。到法国之后,赵世炎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进步书报,并在广大华工和华侨之间开展政治活动。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思考、感悟和考察,赵世炎对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内问题有了新的反思和觉悟,并在1921年春,与张申府、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成立该组织后,赵世炎等人经常通过书信,分享自身对‘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一些看法,而这封《给少年学会朋友们的来信》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李文富说。

自我反思
  信件折射出赵世炎寻求真理之路
  记者在通读这封信后发现,赵世炎在信中反复提及“蹈空”,并激动地写下:“我们所经度的搏战生涯,人类同情的、了解的工作,还未达到相当程度……我们过去的事,都有些蹈空……”
  那么,为何赵世炎会认为“我们过去的事”不切实际呢?在李文富看来,这实质上反映出赵世炎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赴法国之前,赵世炎只有十八九岁,还是中学生,生活经验和革命斗争经验都不足,思想和行为也就难免‘有些蹈空’。其次,赵世炎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但受限于种种条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完整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缺乏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革命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滋养。”李文富说,当他来到法国,逐渐系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自然会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反思,难免会认为当初的自己有些不切实际。
  “基于以上因素,赵世炎在信中认为,过去的自己对社会改造认识得并不透彻,并诚恳希望与朋友一道‘务要从冷静处窥探人生,于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李文富说,也正是在大量的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赵世炎在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指引下,实现了思想上的转变,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文富介绍,写完这封信后不久,赵世炎就回到了中国,并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但在1927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赵世炎不幸被捕,并于当年7月19日壮烈牺牲,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理想信念。
  重庆日报记者黄琪奥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