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国:微企问鼎军品
机声隆隆,员工忙碌。这是经开区聚源机械配件厂的生产场景。
近50台设备,生产的却是军品,这却是一家小微企业。
他的主人,名叫陈大国,今年43岁。
家庭作坊的淘金梦
出生于五金之乡龙水的陈大国,1991年高中毕业后便拜师学铁器制作,生产虎口钳。3年后,心有梦想的他弃生产而搞销售,在外从事龙水五金销售七八年。
外面的世界不是很精彩。2002年,陈大国决定回乡创业,开厂生产连杆、离合器钢片等配件。
“那时我的厂都不算什么厂,只有两三台设备,几个工人。”陈大国说,“工人白天生产,我晚上生产,兼起所有工种做,既是老板,又是搬运工。生意红火起来后,产品又做不出来,还得加班赶。”
陈大国的业务渐渐扩大,开始做起车架。这时,他遇见了对他的创业起着关键作用的主顾——某兵工企业,双方开启了合作之路。
2012年,陈大国来到经开区创办微企,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问鼎军品走大道
“当初我没想过做军品,机会来了我何不挑战一下。”陈大国说,他决定生产军品,源于兵工企业高层对他的肯定和鼓励。
“我和他们打了多年交道,他们都知道我是怎样的人。”陈大国说,自己与兵工公司合作多年,生产的产品都严格按照对方标准做,也从不拖延交货。正是这份诚信,让兵工公司的一位副总告诉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民品,也可以试试生产他们的军品。如果技术有问题他们提供支持。
陈大国一咬牙,拿出自己所有本钱,加上东拼西凑,毅然投资800万元引进新设备。
现实总比想象要残酷,生产军品的第一道门槛便是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原来的理念、素质都等都难于适应新要求。面对着种种困难,陈大国一一从细节抓起,加强培训和管理,最终在数个月的时间内让聚源机械有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2012年8月,聚源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着手试生产军品。
“生产环节出现的困难更多。”陈大国说,军品的要求是任意角度误差不超过2微米,否则就是废件,要求零报废率,否则便是赔钱。这让陈大国一边面临技术难关,一边还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直至去年才堪堪达到收支平衡。
“好在坚持下来了。”陈大国有些自豪,现在,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分别占职工总数的40%和15%,现在拿到新的器件图纸,几天便能批量生产。
意气风发拓业务
今年9月的大阅兵,陈大国比其他人更高兴。大阅兵时,适逢兵工公司的军方代表前来突击检查。当电视荧幕中装甲榴弹车缓缓开过,陈大国和军方代表的脸上都浮现出自豪和欣慰的神色,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现在我的设备、人员都很充足,产能也允许我做更多的东西。”陈大国说,目前他的厂是兵工公司的3家军品机械加工配套企业中最大的一家,共负责1200各种零部件的生产。但他的目标还不止于此。
“现在我们正在试生产兵工公司的风电设备零部件。”陈大国说,接下来,他还将继续拓展业务,转向石油机具零部件生产,让自己的微企做得更加红火。记者吕俊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